查看原文
其他

佛法要以做到为主。你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

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 现在是佛法最兴旺时,受众面积越来越广大。以前农村很多人只会念阿弥陀佛,观音菩萨。现在很多乡下人也念弥陀经,地藏经,金刚经,非常多。从这点看,是很可喜的。首先,他能种下大乘经典的善根,这很不可思议。尤其是老太太都能带动起来念大乘经典。

现在要了解佛教知识也很快。但这里头知识分子就要很谨慎。知识分子爱好做学问,所以常把佛法当成学问,研究禅宗之类的。这才比较危险的,劝知识分子多念经,多打坐,这才比较实在。如果去研究理论,我看各位会头疼,甚至会越学越没有信心。现在人搞的佛教理论,一套套的,像墙壁纸一样,非常好看。可是没有实用。所以要多念经。

佛法的兴旺,应该以两点为主,第一,是念经的人有没有增加,第二个是参禅的人有没有增加。如果没有念经,只有搞学问,你变成学者就很危险了。佛法就变成哲学了。所以网络上什么学术论文,一套套道理的,都尽量不要去看。看了反而对你产生障碍。第二个,参禅的人有没有增加,参禅是实修的方式。唐朝时祖师那么多,许多都是禅堂里出来的。一个寺院有禅堂,就比较有品位一些。佛教的规矩都出在禅堂里头。真参禅,真诵经,都能了生脱死,断除烦恼。所以要来一些真材实料。

至于佛学班,佛学知识,这些知识永远学不完的。学了不是你的东西,也会形成障碍。用个比方,像吃东西。用佛学知识来增加自己见闻的,这类人就是按照菜单吃,看哪个有营养,就吃哪个。其实有营养不一定适合你,不适合的东西吃进去,就变成垃圾和负担。那开悟的人,就是自己知道吃什么,身体想吃甜的,就去找甜的,不会去找酸的。他的智慧已经开发出来了,知道自己要什么,所以不会形成负担。

那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,就是好好去诵经,不然你喜欢参禅,就去参禅也能开智慧。不要太迷信书上读的那套理论。古人讲,假传万卷书,真传一句话。万卷书的理论,都是假的。只有一句话是真的。佛法要以做到为主。你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。如果对比理论,那永远都是有问题的。

真进入修行,是很苦的。要背诵五堂功课,坐有坐相,吃饭要有吃饭相,规矩很多的。为什么要规矩,这就是行的部分,改变色身的部分。你这些规矩都会了,都习惯了,你色身也改变了很多了。所以真学佛,一定是色身转化,一定有一股仙风道骨,不俗的气息出来。看一个人有没有真智慧,从气质就可以看出来。你看佛有没有福报,佛没有讲话,你一看到佛长的那么庄严,就知道他有福报和智慧了。对不对。参禅和诵经,都能让人改变气质。所以每天能颂一颂经,是很好的事情。至少你有在开智慧的过程中了。这世界上多少人都不会诵经的。

唐朝时佛教最兴旺,而最兴旺的代表就是诵经之多。那时颂法华经,金刚经,华严经已经成为一种风气。除了诵经,就是参禅。就这两样。那时代表佛教的最兴旺时。

注:“福安古观音阁”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:转自“福安古观音阁”,原文地址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74c343e00102y2o9.html

历史文章选读集一(新关注的师兄入)

历史文章选读集二(新关注的师兄入)

历史文章选读集三(新关注的师兄入)

观察自己家族的业力,就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

你的我执、法执还在,你就还没有入门

我们现在被物质享受绑架了

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,没有不读《楞严》的

法华经浅释08: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,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

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

解怨结是佛门很重要的功课

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,背经书就是修定

真心和妄心

修不净观减少世俗欲望

因为你有时间观念,你就会老

法华经浅释11: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,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

言行上多把好处让给别人,就是观音菩萨法门的修持法

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

用一辈子来修持心量变大,成长福报

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,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

有心就有业,无心就无业

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来跟一切众生结欢喜的善缘

法华经浅释14:功德生时烦恼灭,烦恼生时功德灭

如何向观世音菩萨求子

完全为众生的是正;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

法华经浅释15:作为一个人之最基本条件是持五戒

干活喜欢偷工减料,就是欠了天了

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法华经浅释16:作功德即修福;听经诵经及研究佛法则名为修慧

坚持三年念观世音菩萨圣号,你什么福报都会有了

我们一定要孝亲,一定要爱国,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

法华经浅释17:若人悭贪不舍,亦不行布施,则永远不能了生死

钱财是多了,但业障增长了有没有看到?

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

法华经浅释18:宁可修行死,莫为偷安活

念法华经能开发内心的富贵庄严

法华经浅释19:万劫不离一念心,时间的长短无非分别在心

有时亲人给你关爱越大,障碍就越大---要学会冤亲平等

记住: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,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

法华经浅释20: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---佛陀本无种,众生当自强

《金刚经》治疗抑郁症的方法

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

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,做得很圆满

要修出一种清贵的气息出来

现了神通一定就走,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

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灾难一样,是业报

护法神有两种

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,因此心不能专,志不能一

南怀瑾讲关于治疗抑郁症的故事

法华经浅释23: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,亦有他的执着

能有个好环境来学佛,也是自己过去生种的福报

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,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

学点佛法可以摆脱抑郁症

法华经浅释24: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,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

这些祖师也靠诵佛经的力量来度化人,诸位切莫轻看

没有吃亏的人,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

法华经浅释25: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,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

彭鑫博士:怎么治疗抑郁症?

很多人信佛是迫不得已的信,无路可走了才来试一试的

我们有愿而没有心。只要你存这个心,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

法华经浅释26: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,使之成佛

法华经是修清净最好的经典,不仅能开智慧,还能圆满世俗种种愿力

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,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

法华经浅释27:真正修道者,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

永明延寿禅师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,阎罗王在地府都顶礼他的画像

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---不是叫你背文字,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

法华经浅释28: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,如黄金一般罕有

要做一个真修行人,唱诵和参禅这两样都要会

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:退坐默然,承受圣旨

法华经浅释29: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,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了

环保酵素使用方法分享

要进入修行,就要舍弃应酬、无效的社交等不必要的东西

我学佛学了三年,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

法华经浅释30: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,可以修念佛法门

尽一切处,都是佛的法身

当你没有信心时,就要记得回归到地藏法门来

初学的时候,解就是行;老参的时候,行就是解。

法华经浅释31: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,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